诚招合作

诚招小区和学校合作商家

办公室地址:广州天河华南农业大学大院内
生产基地:广州市增城区小楼镇约场村

电话/传真:020-29889545  

www.luyingagrotech.com

--------------------------------

联系方式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9:00-17:30
 联系方式
绿垠办公室:020-29889545

绿垠水耕蔬菜——  增城区扎实推进供港蔬菜质量安全国家级示范区建设

来源: 中国广州政府门户网站20170517网址:http://www.gz.gov.cn/GZ65/3/201707/0035ac55ed3e4d7b9fd096dac3419300.shtml

   
  绿垠蔬菜生产基地。

  从区农业局获悉,我区自2016年8月启动供港蔬菜质量安全国家级示范区创建工作以来,重点培育了7个供港出口蔬菜备案基地,抓好种植基础较好的石滩、派潭、小楼、荔城、朱村等5个镇街的出口示范区基地建设,全区示范区面积达到16万亩,辐射带动农户2.5万户。

  在创建工作中,我区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龙头带动、全民行动”的工作机制,全面推广应用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生产技术规程,严格执行供港蔬菜质量标准,统一规范全区域蔬菜生产各环节管理,建设优化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促进供港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环境的不断完善,有效推动我区蔬菜生产与供港蔬菜“同线同标同质”,促进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全民共享。

  “近年来我区以建设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之城为发展目标,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加快发展现代化生态农业,积极实施园区品牌双带动,现代农业发展呈现量增质优、增效增收良好势头。”区农业局有关负责人说。

  示范区基地建设规模质量提档升级

  在示范区基地建设工作中,我区认真贯彻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以及香港的《食物内除害剂残余规例》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大力推进蔬菜基地标准化生产建设。目前,我区有广州市蔬菜专业村7个,常年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00亩以上主产村120个,建成种植大棚1.24万亩、防虫网1200多亩、水肥一体化自动喷(滴)灌3.85万亩、蔬果储存冷库3万多立方米、钢结构农产品分拣和包装等初级加工场所6万多平方米、工厂化育苗基地300多亩。实施化学农药和化肥零增长行动,推广应用测土配方肥面积31.5万亩次,在全区布设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监测点44个、建立5个水稻田重金属定位监测点及12个农田水质定位监测点。2016年,我区各级监测机构抽检种植业产品样品78211份,合格率99.88%,比2015年提高0.15%;广州市级以上农业部门对我区抽检农产品样品合格率达到98%以上,合格率水平排在广州市各区前列。

  “农业龙头企业在其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区农业局有关负责人说。据了解,目前,我区成立增城区农业企业协会,共有省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农业龙头企业12家、区农业龙头企业2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02家。其中,规模蔬菜生产企业280家,现有供港蔬菜备案基地7家,2016年新增申请供港蔬菜备案基地5家,均为蔬菜农业龙头企业,占农业龙头企业总数的32%,建成“以供港示范区为统领、农业园为纽带、农业企业为基础”的现代农业三级发展管理模式。2016年,我区供港蔬菜出口量为1.6万吨,预计2017年供港蔬菜出口量可达到3万吨,增幅87.5%,产值达到3200万美元。

  供港蔬菜企业全部建立质量安全检测点

  “为确保食用农产品‘舌尖上’的安全,近年来我区不断建立健全农产品、农资质量安全区、镇街、村(生产企业)三级监管和监测网络体系,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和追溯体系、监管制度等机制。”区农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区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溯源信息监管和农资监管等信息资源进行集成组装,分类,分级,分层,建立起“全区—乡镇—企业”三级纵向相通、横向相联、段段融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管理方面,我区建立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衔接工作机制,推进落实食用农产品“产地证明”,目前全区接入广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管理平台的蔬菜生产企业基地达到16家,贴注上市蔬菜产品二维码标识约300万张。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络体系建设方面,目前全区共建成各级监测站点58个,其中区农监所通过省级计量认证,认证农残检测项目37个;镇街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11个,覆盖全区11个镇街;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点30个;生产企业检测点17个,供港蔬菜企业全部建立检测点。

  此外,我区还高标准规划建设现代化农业科技园,打造集科研、推广、质检、展销、体验于一体的大型现代科普基地,项目一期(农业科研用房及农产品推广用房)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进场施工,预计2017年底完工。区政府出台了“菜篮子”产品安全供给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实施方案,以及区农业局制定了告知承诺、约谈通报、举报奖励、质量安全“一票否决”制度等规范性文件,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

  声音

  合利菜场:促进蔬菜生产管理操作更规范

  合利菜场是我区供港蔬菜备案基地之一,其相关负责人吴丽丽表示,增城创建供港蔬菜质量安全国家级示范区可以促进蔬菜生产基地管理操作更加规范,因为供港蔬菜基地所有的蔬菜生产记录都会被录入《种植基地供货情况记录》《种植基地田间生产管理记录》等“信息档案”,一旦蔬菜出现问题就可以迅速追究到责任者。如果需要修改记录,相关人员还必须核实、签名、盖章,以保证档案记录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合利菜场是2001年投资建设的供港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是广州市十大蔬菜基地之一,主要生产菜心、芥蓝、白菜、豆角等,销往香港和珠三角地区。吴丽丽说,菜场出产的每批次供港蔬菜都会经过检测,还须每月两次送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每年两次对土壤和水源进行检测,以确保蔬菜种植的质量安全。

  绿垠蔬菜生产基地:推动全区蔬菜标准化种植

  绿垠蔬菜生产基地是我区后备供港蔬菜基地、区农业龙头企业之一,基地管理人员刘俊成说,成为供港蔬菜备案基地除了能扩宽销路,还能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升蔬菜质量和规范管理水平。因为两地种植标准的不同,创建供港蔬菜质量安全国家级示范区可以为蔬菜种植户带来不同的种植理念和种植技术,以点带面,进一步推动全区蔬菜的标准化种植,全面提升高品质蔬菜的生产和其他农产品的质量,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绿垠蔬菜生产基地成立于2013年,采用华南农业大学无土栽培技术研究室的现代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注于水耕无公害蔬菜生产和销售。目前,基地主要以包装蔬菜的形式销往珠三角地区和香港,包装袋上贴有防伪标签、溯源二维码、QC标签。

  农资店:促使农资经营更规范更细致

  在创建供港蔬菜质量安全国家级示范区验收工作中,需要检查的不仅是供港蔬菜备案基地和蔬菜基地,还涉及蔬菜生产的各个环节,其中农资店就是一环。

  “创建工作对我们有促进和保护的作用,促使农资店的经营更加规范和更加细致。”我区一农资店的负责人龙永干说,现在店里不仅有进货、经销等方面的详细台账,而且每一位前来购买农药的顾客都需要说明其购买农药是用来干什么的,同时还会提示购买农药的顾客需要注意农药的使用,尤其是注意用药范围,不能乱用药等。此外,加强对农资店的监管力度,可以进一步肃清农资店不规范经营的乱象,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